SP00143

大徳寺伝来五百羅漢図(H)


奈良國立博物館.東京文化財研究所 編集/思文閣出版/2014/25.5x36.5/日&英Cap/311P/彩色圖版100幅/擴大圖40幅/9784784217434

 日本京都大德寺所藏周季常、林庭珪繪製的絹本設色五百羅漢圖是一組具有濃重設色與高超水墨技法的作品。描繪宋代浙江天台山石橋化現的五百羅漢,以宋代佛畫的代表名品而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據資料記載,始收藏在鐮倉壽福寺,相繼為北条氏、豐臣秀吉所得,最後入大德寺,輾轉流傳已近800餘年。

 原畫計有百幅,六幅早佚,由木村徳応於1638年補作。又、其中12幅於1894年在美國展覽期間被收購,波士頓美術館10件,弗利爾美術館2件,所以現在大德寺留有82幅,合計現今存世原作94幅。每幅各畫五個羅漢和一些人物鬼形配列,人物眾多,情節複雜,體現了南宋期佛教信仰的面貌,是當時世俗世界的變相概括。這些宗教題材又具風俗畫與肖像畫性質的作品多為南宋或元初從寧波或泉州等地方出口到日本各寺廟,即所謂的<請來美術>、<古渡美術>。

 此組大德寺所傳來本,之所以再被提高其價值,主要是因為有相當數量的畫軸上題有南宋時代年號的泥金銘文,經最新科技光學之調查,已判別出48幅題有銘文,其中包含過去並不知道存有銘文者。這些銘文皆成功地以畫像顯示。  奈良國立博物館與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於2009年展開共同研究計劃,至2011年3月刊行了<銘文調查報告書>,將大德寺本的泥金銘文及畫絹等詳細畫像資料暨透過分析所得為基礎的六篇最新論文刊載。論文內容以銘文的可見畫像化的調查概要為首,判明了贊助施入者的社會階層與製作背景。此外,對於主題、畫家、後續補作寬永本等問題的調查研究成果,不僅是對美術史學,即使對東洋史學、佛教史學等相關資料,都是有助益的重要學術成果。

 本書的出版,更進一步增補了之後所追加調查的成果。如新增對各幅主題之解釋、畫絹之組成等相關問題,是為大德寺本的總合調查報告書。透過本書研究成果得以共享,藉此,對於蘊育大德寺本的南宋文化之具體樣貌,得有更進一步的解明。

NT$ 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