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二十四卷

各NT$700/行政院文建會/2004/21x29/中&英摘要/159P/彩色黑白圖版

台灣文化歷經移民與殖民的雙重歷史影響,在不同文化對立、妥協及再生的歷史過程中演變,因此台灣美術發展史先後由閩習台灣、日式台灣、美援台灣、中原台灣、島嶼台灣及海洋台灣等主流匯聚而成,處處展現出『跨文化』的多元性格。在主體認同的強烈需求下,近年來涉及台灣美術分期的研究頗多,藝術評論者擅長於對分期的想像,有的從時間軸切入、有的從空間軸探討、有的從藝術風格剖析,斷代本身存在著非常多樣的形態展現。

在二次大戰前崛起的台灣前輩美術家,大多屬泛印象派,學習結合古典寫實與印象的日本外光派。他們沒有大陸那些民族化、社會性及體用論等問題的壓力,因而能無旁鶩地揮動彩筆,融合堅實與浮華與典雅,傾心於畫面美感之經營,畫出他們眼中的樂園,創造台灣近代美術發展的軌跡,也代表了台灣人獨特的現代文化與心靈風貌。

50年代晚期崛起的台灣現代美術家,深受來自美國移入的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東方、五月兩畫會掀起現代繪畫的狂潮,以表達「內在真實」為主的抽象繪畫曾經成為台灣政治戒嚴時代的避難所。在台灣,由於「殖民」的因素,美術發展深受「外力」影響,中原化、日本化、美國化、全球化,它們之間的延續性並不明確,路徑更為曲折婉延,既不是繼承,也不是相對立,因而有人認為是獨特地以跳接的方式進行著。

本套書的編篡,是戰後台灣美術發展的總體呈現,也是台灣當代美術成果的總體檢,希望我們能更虛心、更寬廣、更釋懷的去看待台灣百年來的美術發展,藉由滾動思考的過程,確立、反省台灣美術的未來定未,歷史的回顧旨在記取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以策勵未來,唯有如此,台灣美術作為社會文化批判與反思的一環才更值得我們期待。

本套書強調的是「當代」,所以對於台灣美術歷史的延續性,並非此一套書的重點;

請按各號碼看詳細內容
NR086501 (水墨類)鄉土采風水墨 NR086502 (水墨類)寫景造境水墨 NR086503 (水墨類)文人寫意水墨
NR086504 (水墨類)意象構成水墨 NR086505 (水墨類)抽象抒情水墨 NR086506 (版畫類)鄉土意識版畫
NR086507 (版畫類)現代造形版畫 NR086508 (版畫類)複合形態版畫 NR086509 (陶藝類)傳承經典陶藝
NR086510 (陶藝類)現代造形陶藝 NR086511 (雕塑類)鄉土情懷雕塑 NR086512 (雕塑類)抽象構成雕塑
NR086513 (雕塑類)意象變造雕塑 NR086514 (膠彩類)抒情新象膠彩 NR086515 (西方媒材類)抒情印象繪畫
NR086516 (西方媒材類)抒情抽象繪畫 NR086517 (西方媒材類)抽象構成繪畫 NR086518 (西方媒材類)複合媒體藝術
NR086519 (西方媒材類)超現實風繪畫 NR086520 (西方媒材類)鄉土寫實繪畫 NR086521 (西方媒材類)超寫實風繪畫
NR086522 (西方媒材類)抒情表現繪畫 NR086523 (攝影類)現代意識攝影 NR086524 (攝影類)報導紀實攝影


NR086501  (水墨類)鄉土采風水墨(H)  陳瓊花 著

藝術的創造,是基於個人主體性的思考與抉擇,而個人主體性的思考與抉擇往往實在有關於媒材、技法或主題的實踐。更明確地,藝術家有意識的抉擇,是個人藝術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個人藝術風格的形塑,往往也是社會上眾多個人藝術實踐間互動下的結果。個人藝術風格不僅編織著藝術界的結構脈絡,更是決定整體社會文化網絡的元素,牽動著人類文化的衍傳、再製與更迭。因為,每一位藝術家的抉擇與耕耘,所以共同譜成台灣本土藝術的特質與風采。
本書所探討的藝術家,其出生年齡層自一九二五至一九五一年,橫跨二十六年的間隔,有先後、有交錯,目前都活躍於國內畫壇,也都具備其鮮明的個人風格。
TO TOP
NR086502  (水墨類)寫景造境水墨(H)  潘(示番) 著

台灣水墨畫在近五十餘年來的發展過程中,承續著中國傳統水墨畫精神者甚多。期間,直接受到傳統繪畫精神影響,又受到近代西潮衝擊而產生的巨大變革,首推清代末年開始出現對於西方寫實主義反省之契機。
近數十年來的水墨發展之中,強調回歸自然精神的掌握卻又直訴心靈與自然交感那樣的另嶄新世界的畫家不少。本書僅舉出具有特殊面目而卓然成家的數位活躍於不同領域的畫家,他們分別是夏一夫、胡念祖、歐豪年、何懷碩、江明賢、張伸熙、劉昌漢、黃才松、林章湖。這些畫家們固然創作理念不同,然而共同趨勢在於表現出東方獨特的審美品味,能入自然而又能出於自然,使心靈呈現出景致獨造的表象與內在的密切關聯,承續於傳統卻又具有時代的感受。
TO TOP
NR086503  (水墨類)文人寫意水墨(H)  吳繼濤 著

面對二十世紀西潮侵襲,美術學院雖然取代文人閒情野逸的審美思惟,卻也使得知識份子在紛亂的時代裡進退失據。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將新舊時代書畫思惟引入後,歷經正統價值到現代抽象、鄉土寫實到多元復合的辯證爭論下,同時向歷史揭示其無可避免的荒謬與偏執,卻也逼迫出水墨的價值底線,而人文書畫仍屹立不搖地在歷史軌跡中挺拔,絲毫沒有影響到其藝術本身存在的意義。
本書試圖從美學思考的流變,探討人文詩書畫印在美術史的價值,並從台灣當代水墨的延續與突變,描述文人畫面對現代的回應與表現。代表性的八位水墨畫家,多數是同年出生,但前後時代相差卅五年,應當更能具體呈現近代文人寫意水墨在台灣的多樣點形與影響。
TO TOP
NR086504  (水墨類)意象構成水墨(H)  曾肅良 著

「意象構成」的繪畫風格在中國繪畫的傳統裡,甚少出現,揆諸台灣美術發展史,「意象構成」的水墨風格是受到現代西方繪畫影響之下的產物。從社會與藝術互動的觀點來說「意象構成」是在台灣邁向現代化過程之中的文化產物,它象徵著台灣從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過程之中,審美品味與心靈對社會迅速變遷的反映。
台灣的藝壇開始打開眼界向西方現代繪畫吸收養分,其中以李仲生所倡導的抽象繪畫,以及「五月」與「東方」畫會的畫家們,所強調突破傳統、大步向西方學習的主張,引領台灣的現代畫運動積極地引入西方現代化的思潮,並加以學習、模仿,企圖創造出自已的面貌。
本書的寫作以畫家採訪、文獻與畫冊資料為主,除了參閱畫家資料之外,並親自到畫家的畫室實地訪談,一方面以實證的精神蒐求第一手資料,另一方面,也對畫家的重要畫作加以拍照存檔,以豐富本書的內容。
TO TOP
NR086505  (水墨類)抽象抒情水墨(H)  蕭瓊瑞 著

「抽象抒情水墨」思想和風格的出現,與一九六○年代的台灣「現代繪畫運動」有密切關聯,劉國松是其中重要的指標人物;但形塑此一精神和特色者,則為戰後台灣特殊時空背景下,許多詩人、美術家、藝評家的共同激盪、呼應,有以致之。 本書除分析此一風格形成的時空因素、思想內容、贊否爭論,以及風格特色外,並以十二位代表畫家,分論其生平和作品。這十二位畫家,包括劉國松、馮鍾睿、蕭仁徵、文霽、劉庸、黃朝湖、楚戈、趙占鰲、李重重、李祖原、胡寶林與林莎等人。
「抽象抒情水墨」是中國水墨在台灣特殊時空下的特殊經驗與成果,也是傳統水墨繪畫在長期發展歷史中一個重大的典範革命。水墨美學本身即具強烈的抒情抽象本質,但讓此一本質徹底發揚,並成為獨立美學價值者,即為戰後台灣這批傑出的水墨畫家。
TO TOP
NR086506  (版畫類)鄉土意識版畫(H)  陳樹升 著

「鄉土意識版畫」這個興起於四○年代的版畫藝術風格,往往被認為是台灣版畫發展史上一個有重要意義的流行式樣。五○至七○年代是它的全盛時期,為台灣版畫創作留下不少的佳作。八○年代以來,鄉土意識精神一直有延續的現象,並且受到新的評價與定位。然長期以來國內對它的研究,迄今尚付闕如,本文即為彌補此項缺失,進行對「鄉土意識版畫」全面及深入的研究,並選取方向、陳洪甄、陳其茂、江漢東、朱為白、吳昊、林智信、潘元石、陳國展、倪朝龍、邱忠均等十一位為代表,作平生、作品風格流派、代表作品介紹,相信此研究對台灣現代版畫教育的推廣與傳承將有實質且重要的幫助。
TO TOP
NR086507  (版畫類)現代造形版畫(H)龔智明 著

現代版畫因形式與取材不同,分為數種形態,本書特別論述者,主要在現代造形版畫領域創作豐富、表現優異的中堅輩版畫家,分別為周瑛、李焜培、楊成愿、賴振輝、呂燕卿、蔡義雄、黃世團、林雪卿、李景龍、劉自明。他們崛起於五○至七○年代,多數迄今或在各大學院校執教,或專事現代造形版畫創作兼及其他媒材創作,其等風格早已建立,大都獲得國內外各項獎賞,地位肯定,在超越二十一世紀的未來,更將以深厚嶄新的理念超越自我,在現代造形版畫藝術上走出更廣闊燦爛的境界,在藝術傳承上留下更精采的篇章。
TO TOP
NR086508  (版畫類)複合形態版畫(H)  林雪卿 著

台灣美術史的發展是一段獨特的美術文化成長經驗,多元的藝術樣貌,展現了台灣社會豐富的資源及能量。複合藝術的創作者,超越媒材的侷限及美學規範,標舉著一種藝術的態度及信仰,是為省察台灣前衛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也為研究台灣美術及文化自主發展的珍貴觀點。本書介紹的十一位藝術家包括:劉鍾珣、顧福生、黃華成、李朝進、蕭麗虹、粘碧華、黃步青、盧明德、連德誠、梅丁衍、陳建北。
TO TOP
NR086509  (陶藝類)傳承經典陶藝(H)  羅森豪 著

綜觀台灣這十年來的陶藝發展,可以見到作陶者的心境,與社會的變遷,這些陶藝作品所建構的意象與歷史意義,已在台灣慢慢發酵,而形成文化符號。文建會從五○年代晚期到八○年代活躍的陶藝家中,推舉出吳讓農、陳佐導、孫超、王修功、張繼陶、蘇世雄、曾明男、游曉昊、范振金、李永明、蔡榮祐、劉良佑等十二位列入「台灣現代美術大系」之《傳承經典陶藝》專書,他們目前仍多是在創作崗位的前輩藝術家,他們開啟了純藝術創作的先河,也為台灣陶藝發展歷史豎立一里程碑。陶藝得以納入台灣現代藝術史中而有其不可取代之處,他們的努力實功不可沒。
TO TOP
NR086510  (陶藝類)現代造形陶藝(H)  謝慧青 著

為了呈現台灣「現代造型陶藝」的發展脈絡,本書函括了十一位在一九五五年之前出生的台灣陶藝家,包括:邱煥堂、陳實涵、楊元太、李茂宗、楊文霓、馮盛光、許偉斌、劉鎮洲、姚克洪、陳景亮、連寶猜,介紹這幾位資深及中堅輩陶藝家們的創作歷程,以及風格演變,希望能藉此編織出現代造形陶藝雖然緩慢,卻豐富多元的發展過程。
TO TOP
NR086511  (雕塑類)鄉土情懷雕塑(H)  林保堯 著

台灣七○年代興起而盛行的鄉土藝術,是延續六○年代開啟的鄉土文學論戰而萌芽開展的。換言之,鄉土文學是鄉土藝術更前衛的護衛屏障,尤其眾多紛雜的思惟及論辯陳述,鄉土文學那邊就先擋了下來,使得鄉土藝術工作者可以不論不戰地分享成果。當然,這樣相對而來的深層思辨、反省機會與前進動力,也就對減少了。
本書鄉土情懷雕塑,共納入九位藝術家,依年齡序為蔡寬、王水河、黃靈芝、朱銘、許和義、陳正雄、蒲浩明、王秀杞、王慶台。其中有純民間工作者、學院出生者、大學教師者及文學家等,足以證明此行的多元風華,精采有加。
TO TOP
NR086512  (雕塑類)抽象構成雕塑(H)  江衍疇 著

基於台灣雕塑家養成教育和抽象思稚的特殊性,本書並不全然按照西方抽象理論的角度遴選藝術家,東方及地域抽象表現形式亦參考在內。本書希望藉由藝術家的創作經驗,結論台灣抽象雕塑的自有面貌。
本章共分十一節,每節對一位雕塑家進行論述,彼此獨立,互不隸屬。分節的主題(如黎志文的「之間」,蔡懷國的「玩物以明志」)均由藝術家自選,藉以尊重並表彰創作者的核心理念。書中的作品圖片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由於收錄媒材的不同,圖像的顯像差距甚大。
TO TOP
NR086513  (雕塑類)意象變造雕塑(H)  李欽賢 著

本全書收錄八位藝術家,都是台灣現代雕塑卓然有成的中生代人物。依年齡序是陳英傑、郭文嵐、許禮憲、林良材、董振平、謝棟樑、李光裕、蕭長正等八位,其中許禮憲以下六位屬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陳英傑與郭文嵐兩位也都是站後方崛起的雕塑界新銳。
所有收錄的藝術家之共同特質,都是近代雕塑寫實主義與現代造形分水嶺上的試探者,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探索,乃為最大特徵。
TO TOP
NR086514  (膠彩類)抒情新象膠彩(H)  廖瑾瑗 著

本書採短篇傳記之形式,依據「出生.家世」、「啟蒙.師承」、「個人畫風之摸索與確立」、「代表作與創作理念」、「未來課題」五項重點,彙整採訪內容。說明其對台灣膠彩畫界的貢獻與定位,以期達到台灣美術史之紀錄之效,增加讀者了解台灣膠彩畫之特質與發展,進而成為共同推廣台灣膠彩畫的旗手。
TO TOP
NR086515  (西方媒材類)抒情印象繪畫(H)  陳長華 著

台灣現代美術的源頭,主要經由日據時代養成的第一代奠下基礎:本書介紹的畫家包括了張杰、賴傳鑑、郭東榮、張炳堂、何肇衢、陳銀輝、王守英、陳瑞福、陳輝東、劉耿一、楊興生與席幕蓉。在創作觀念、技法上接受第一代畫家從日籍教師以及他們留學日本、歐洲所學習的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等概念。
本書所論述的畫家在該年代以青年之輩,也有一段追隨潮流的創作過程,他們自行吸收外來資訊,掌握造形的簡化,在具象範圍內呈現出表現的氣質。
TO TOP
NR086516  (西方媒材類)抒情抽象繪畫(H)  黃麗絹 著

本書所談述到的畫家中有多位是李仲生的學生,或曾間接受到他的啟發者如:屬於東方畫會的蕭勤、秦松,五月畫會的莊?,以及較晚期的鄭瓊銘與陳幸婉。蕭勤以探索宇宙心靈境界的畫作揚名國際、秦松藉喻方與圓來表述他的人生體悟、莊?融治中西創造出了召喚天地本源的山水境界。另外,李德如同靈修般的追尋著自然的極致的美、自創新視覺畫理的郭軔、訴諸繪畫之純粹性與色彩之生命力的陳正雄要在無數峰迴路轉中探尋道的洪美玲、探索在現象界裡視覺經驗之統合的楊世芝、禪悟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江賢二、映照內在世界之虛空與豐富的陳張莉、流轉於自然和人文之間的鄭瓊銘,以及玩味媒材之形而上表現卻英年早逝的陳幸婉等人。
TO TOP
NR086517  (西方媒材類)抽象構成繪畫(H)  劉永仁 著

本書介紹的十位畫家,觀察他們豐富的創作歷程,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傾向抽象理性風格,但也並非完全摒除抒情的成分。其中,莊世和的繪畫從立體主義進入抽象構成;劉生容以燒金拼貼方圓構成繪畫語言;李元佳以思想觀念,入水墨與點石成金的素材;難剛喚出神秘詩般夢境,從而構築理想的空間秩序;林封宇的剃刀邊緣,萃取空靈的宇宙;李錫奇以「本位」命題貫注創作型式,衛生變異組構映照視覺律動;莊普以印格繪畫遨遊方格陣地,開顯拓延空間場所精神;陳世明靜觀致藝之思惟,體悟藝術與生命之深層課題;曲德義在畫布上辨證思考形與色面的構成關係,由嚴謹精準的結構中釋放情感;胡坤榮的生活藝術全心投入的創作態度,培育出幾何抽象之烏托邦詩篇。
TO TOP
NR086518  (西方媒材類)複合媒體藝術(H)  賴瑛瑛 著

台灣美術史的發展是一段獨特的美術文化成長經驗,多元的藝術樣貌,展現了台灣社會豐富的資源及能量。複合藝術的創作者,超越媒材的侷限及美學規範,標舉著一種藝術的態度及信仰,是為省察台灣前衛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也為研究台灣美術及文化自主發展的珍貴觀點。本書介紹的十一位藝術家包括:劉鍾珣、顧福生、黃華成、李朝進、蕭麗虹、粘碧華、黃步青、盧明德、連德誠、梅丁衍、陳建北。
TO TOP
NR086519  (西方媒材類)超現實風繪畫(H)  曾長生 著

超現實主義圖式的基本策略,為自動書寫與精緻屍體,其主要根源來自達達派、形而上畫派及佛洛依德的理論,而台灣中生代藝術家中,因所處時代背景及所受教育影響,並沒有多少純粹的此類作品出現。其中有充滿了情感示力經驗的較具有象徵主義的特徵;也有在材質的運用上發揮了「純粹心靈自動主義」技法者,還有近似潛意識心理分析意味的詩意夢幻型。唯獨缺少像達利式偏執狂型。
TO TOP
NR086520  (西方媒材類)鄉土寫實繪畫(H)  鄭惠美 著

一種美術風格的誕生,正如泰納說的,與種族、環境及時代三大要素不可分。台灣自日治以來在石川欽一郎引入寫生觀念後,及台、府展的進行,已萌發難能可貴的鄉土意識,第一代畫家的作品無不緊扣自己的家園故土,當時是以自然客觀的寫實結合印象派色彩的折衷印象派寫實技法作畫。
本書以傳承第一代畫家寫實主義風格的吳耀忠、賴武雄、奚淞。及七○年代崛起的鄉土寫實美術新生代-來自學院的施並錫、翁清土、韓舞麟、謝明錩、黃明昌及非學院的黃銘哲、周孟德、陳隆興為代表,探討鄉土寫實美術在台灣的發展、茁壯與影響。
TO TOP
NR086521  (西方媒材類)超寫實風繪畫(H)  李美玲 著

本書介紹的畫家,夏陽從「毛毛人」系列,發展至以往來匆匆都市人群為題材,暗示都市社會的疏離。李文謙「海岩」系列作品,以堅硬、冰冷的海邊石塊,由寫實轉向抽象的語言,暗喻人生的無奈。彭萬墀以寫實的文人心情,生動描繪人生的悲歡離合。韓湘寧在噴槍作畫過程中,發現不同的色點組合,以都市城景等為主題,作出一系列超寫實繪畫。謝孝德以冷峻犀利的筆調,反映人生百態。還有姚慶章、陳昭宏、顧重光、許坤成、李惠芳、司徒強、卓有瑞……等
綜觀台灣的超寫實或新寫實藝術,對本土或傳統存著懷鄉的浪漫情懷,同時又追求新潮的理念。
TO TOP
NR086522  (西方媒材類)抒情表現繪畫(H)  黃舒屏 著

本書所討論的十一位藝術家從西方強調個人主觀意識的表現派技法開始,漸漸發展為強調自省式的情感,著重於社會性的人文情態,在傳達個人情感的同時,表現主義形式更在提供一種自我意識的形象建構,而台灣在八○年代後多種藝術資訊與潮流的衝擊下,也讓藝術家們開拓更為多元的形式雜混,所漸次發展出來的圖像風格,如楊茂林、盧怡仲,進一步將具象抒情表現的內容帶引到社會性文化情感。
TO TOP
NR086523  (攝影類)現代意識攝影(H)  王雅倫.李文吉 著

台灣在過去半世紀以來出現過很多好的攝影家的好作品:具有現代意義與意識的、具備強烈個人風格的、具備反映創作者內心與時代環境的、值得傳諸後代的好作品,在哪兒?誰拍的?本書《現代意識攝影》的撰寫便是針對這樣一個特殊年代的氛圍,回溯當時具代表性的藝術工作者。
《現代意識攝影》這本書介紹十二位五十歲以上優秀的台灣藝術家,包括柯錫杰、許淵富、七等生(劉武雄)、謝明順、林芙美、莊靈、張照堂、劉永泰、郭英聲、鄭森池、黃明川、李蘭琴。
TO TOP
NR086524  (攝影類)報導紀實攝影(H)  林志明.蕭永盛 著

本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在「序論」中,我們初步探討了紀實和報導的基本概念,它在西方的起源和發展歷史。第二部分中,我們以獨立篇章,順著時序,分別討論十一位紀實和報導攝影家。他們分別是靜寂安止的楊基炘、風格卓越的鄭桑溪、體系有成黃永松、不負自然的梁正居、投身運動的關曉榮、格局龐大的院義忠、關懷人文的林柏樑、探索不懈的謝春德、奇異詭麗的潘小俠、持續觀注的張蒼松和深入人間的蔡明德。最後,在「結論」的部分,我們提出了一些書寫過程中的感想,尤其是如何改善攝影環境的呼籲,以符合紀實與報導攝影活躍改革的精
TO TOP